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 研究文献 > 研究论著 > 陕西帝陵档案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第一章 黄帝陵

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


 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之祖黄帝的陵墓,位于陕西省黄陵县,陵区四周有全国最大、最悠久的古柏群落。墓前所立碑刻“黄帝陵”三字为郭沫若手书。
  黄帝,姓公孙,名轩辕,号有熊。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是中国远古时代伟大的代表人物。黄帝合炎帝,败蚩尤,统一了黄河流域,黄帝率先民制衣冠,造舟车,养蚕桑,建医学,定算数,发明指南车……由此结束蛮荒浑浊,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。
  1956年,黄帝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1961年,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1996年7月,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  2002年5月,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  2002年12月,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。
  一、地理位置与环境
  (一)地理位置
 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的桥山之巅,背依海拔994米和1021米两座山峰,墓冢所在点地面海拔977.8米。南距西安162公里,北距延安165公里。整个黄帝陵保护范围总面积为3.24平方公里。其中,黄帝陵寝所在的桥山面积为566.7公顷。
  (二)自然与人文环境
  1.地质与地貌
  在地质构造方面,黄帝陵区属于陕甘宁地台中陕北台凹的一部分,亦即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。其基岩为中生代沉积岩和新生代晚期红土层所构成的古地形,底部为侏罗、三叠等砂岩、页岩和砾岩,上部覆以黄土沉积物。这种风成黄土,富含钙质,质地疏松,宜于草木和农作物的生长。
  桥山位于陕西、甘肃省交界的子午岭,自西北向东延伸,是渭北黄土高原中孟家塬向南延伸的一支主脉。其前有两条支脉伸向山脚下的沮水河畔。一条支脉向东,岭脊狭窄形似凤凰,故称凤凰岭;一条支脉向南偏西伸延,岭脊逐渐宽阔平缓,唐坊州古城即位于其上,山麓与沮水之间的缓坡地与现今黄陵县城的老城区相连。
  桥山之南,有印台山,背依侯庄塬,下临沮河川,与桥山隔河相望。山下有二台,上端高高突起一圆顶,形似帝王之玺印,故称印台山。桥山之东,有阳洼之山;桥山之西,有马山。在古地理学中,印台山处于朱雀之位,阳洼山处于青龙之位,马山处于白虎之位,而黄帝陵所依之孟家塬则处于玄武之位,形成对桥山的环抱之势。
  桥山两侧山体、冈阜,以及沮水、远山大体呈对称之势。桥山、沮水、印台山、东湾、西湾与山前塬地,川塬相连,沟壑纵横,梁茆跌宕,山水相融,林地分明,具有洪荒、原始、粗犷、浑厚的黄土高原气势,另一方面又含有一水中流、翠柏环山、绿茵遍地的秀毓之气。它们的延伸与扩充,拼接与组合,在黄土高原上构成一处十分难得的符合传统地学观念的“风水宝地”。
  桥山山脚下的沮水发源于黄陵县西子午岭,由西向东横贯黄陵县城,注入洛河,全长128公里。沮水三面环绕桥山,使桥山看起来更像是卧波之桥,故名之桥山。
  沮水的三面环绕,四周群山相抱,构成了黄帝陵特有的山水形势。
  2.气候与水文
  在气候条件方面,黄帝陵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,年平均气温为9.29℃。最高气温36.5℃,最低气温-21.4℃。年平均无霜期为191天。
  黄帝陵区雨量适中,年平均降水量650.82毫米,年最大降水量1037.2毫米,年最小降水量431.7毫米。
  3.土壤与植被
  黄帝陵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。在桥山,土层深厚,有机质含量高,土壤含水量较高,偏碱性。
  黄帝陵区植物生长茂盛。其中桥山林木覆盖面积89.1公顷,其植被多为古柏,现有山林柏树81600余株,侧柏群落分布于陵区四周,占整个桥山植被的70%,现为全国最大的古柏群落,其柏树品种繁多,草木植被覆盖度达80%,为我国少见的侧柏林。其他地区(包括凤凰岭、印台山等)广布其他乔木和稀疏的灌木丛,沮河两岸则主要为农作物耕种区,并间以田间林木。
  黄帝陵距西延铁路秦家川火车站18公里,包茂高速和210国道(西包公路)穿过黄陵县境,交通十分便利。
  二、历史沿革
  (一)建置沿革
  黄陵县古称桥国,周称雍州,春秋称白翟,汉朝设翟道县,西魏置中部县,北周以后,均称坊州,元朝废坊州又改设中部县。1944年因县境内轩辕黄帝陵,而改中部县为黄陵县。
  黄帝逝后,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,起冢为陵,立庙祭祀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载:“上(指汉武帝)议曰:‘古者先振兵释旅,然后封禅。’乃遂北巡朔方,勒兵十余万。还祭黄帝冢桥山,释兵须如”,证明了在汉武帝以前,桥山黄帝陵就已存在。
  唐宋以来,因各朝皇帝的重视,不断整修添土,使陵冢有所加大。
  (二)陵墓沿革
  黄帝陵古称桥陵。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经过,站在山上朝下看,东边有河,西边亦有河,就像水从山底穿过,故此山名曰桥山。陵因山而得名,曰桥陵。
 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:“黄帝崩,葬桥山。”
  宋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云:“桥山,《山海经》云:蒲谷水源其山下,水流通,故谓桥山。”(《太平寰宇记·关西道·坊州·中部县》)
  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中说:“沮水至县北,穿山而过,因以桥名。”(《读史方舆纪要·陕西·延安府》)
  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“古轩辕黄帝桥陵”。自此以后,桥陵更为闻名。
  1942年,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、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,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的唐睿宗之桥陵有所区别,遂改桥陵为黄帝陵,沿用至今。
  1942年冬天,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“黄帝陵”三个大字,刻石成碑,置于黄帝陵墓之前。
  (三)祭祀、维修沿革
  《史记》记载有汉武帝祭黄帝冢桥山。而位于桥山之东麓轩辕庙,亦称黄帝庙,是供奉和祭祀轩辕黄帝的场所。
  《黄陵县志》记载,轩辕庙始建于汉代。王莽建立政权后,曾“遣骑都尉嚣等,分治黄帝园于上都桥畴(《汉书·王莽传》)。”王莽并于“地皇元年……环彻城西苑中建章、承光、包阳、大台、储元宫及平乐、当路、阳禄馆,凡十余所,取其材瓦,以起九庙。……九庙:一曰黄帝太初祖庙,二曰帝虞始祖昭庙……太初祖庙,东西南北各四十丈,高十七丈,余庙半之。”(《汉书·王莽传》)以王莽令骑都尉修治位于上郡桥山黄帝园判断,此黄帝初祖当在桥山。《册府元龟》记载,唐代宗大历五年(770),“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言,坊州有轩辕黄帝陵,请置庙,四时享祭,列于礼典。从之”。由此可知,汉代所建立的轩辕庙,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战乱,至唐时已基本无存。
  唐代宗时重新于黄帝陵建轩辕庙,遂成后代历朝祭祀黄帝的场所。
  宋开宝五年(972),宋太祖赵匡胤降旨,修葺功德昭著的前代帝王祠庙,“坊州黄帝庙,即其一也。”(见轩辕庙内碑廊宋李昉《黄帝庙碑序》)因黄帝庙地势狭隘,不便于尊崇,同时也为避水患,遂将黄帝庙由原来的桥山西麓迁至桥山东麓(即黄帝手植柏处)。迁移后的轩辕庙,占地面积有所扩大,还重新修建了庙院、山门、过亭(现诚心亭)和大殿。现今的轩辕庙,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葺完善而成。
  元泰定二年(1325),轩辕庙西院保生宫发生火灾后,皇帝下诏保护黄帝庙宇,严禁破坏黄帝庙宇建筑设施,禁止砍伐柏树林木,并下令专人看护。(见轩辕庙内碑廊元《圣旨碑》)这个圣旨是现存最早的保护黄帝陵庙的法令。到了至正元年(1341),元惠宗降旨,重新修复被焚毁的保生宫。
 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,规定对轩辕黄帝的祭祀,皇帝要亲自撰写祭文,派遣重臣前往参加祀典,“御制祝文”(即祭文)要刻石留存。洪武三年(1370),朱元璋拔出银两负责修缮。天启元年(1621),对黄帝庙再次进行整修。其时不惜工本,遍求各地上等材质,寻访优秀的工匠,征宜君、洛川两地民工,耗时一年,对黄帝庙进行了大规模翻修,并增加了东、西两个长廊,新修了数处耳房和碑亭,以及供陈置祭祀品的场所;重新绘画黄帝雕像(见轩辕庙内碑廊明《轩辕黄帝庙重修记》)。到了崇祯九年(1636),明王朝对轩辕庙再次进行了整修,(见轩辕庙内碑廊明《轩辕黄帝庙重修记》)使黄帝庙更加宏伟辉煌。
  清世祖登基后,“以帝命肇祀于庙”,在黄帝陵轩辕庙进行祭祀。康熙初年数次下诏,命中部县知县多次对黄帝陵庙进行整修和保护。据史籍和碑刻记载,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各朝维修黄帝陵庙十余次以上。
  1959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曾拨款重修轩辕庙,凡“修建宫室大殿七间、后房七间、碑室五间”(轩辕庙内碑廊《重修轩辕黄帝庙记》)。
  1992年开始的整修黄帝陵工程,先后完成入口广场、印池、轩辕桥、山门、龙驭阁、祭祀大院、轩辕殿等项目。
  (四)管理沿革
  1.民国时期
  民国二十八年(1939),陕西省政府令设“黄帝陵园管理处”,对黄帝陵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地维修,“凡大门、享殿、围墙及聩缺者,均加葺补”,并对庙产进行了清理。
  2.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
  1956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黄帝陵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1957年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轩辕庙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1961年,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1977年,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将黄帝庙并入黄帝陵保护范围。
  1997年,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将轩辕庙并入黄帝陵保护范围。
  2010年,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《陕西省皇帝陵保护管理办法》。这是陕西省首部关于人文始祖轩辕皇帝陵保护的地方性法规。
  三、黄帝陵基本情况
  黄帝陵背依桥山,由黄帝陵冢、黄帝庙、汉武仙台、黄帝陵碑刻、桥山柏树群等组成。
  桥山,总面积为8500亩,下有沮水环绕,又有群山环抱,山上古柏生长面积1337亩,现有古柏81600余株,多数的树龄在千年以上,是全国最大的古柏群。
  黄帝陵位于桥山之颠,面南,冢高3.6米,周长48米,丘状土冢,面积200平方米,墓前有明嘉靖年间碑刻“桥山龙驭”。碑前为1956年修复之祭亭,亭内立碑,上刻郭沫若手书“黄帝陵”。
  汉武仙台位于黄帝墓冢南30米处,高13.3米,底周长120米,西汉元封元年,武帝刘彻祭黄帝时所筑。
  人文初祖大殿位于古柏大院最北端,面积401平方米,面阔七间,进深五间。殿内供有石质地的轩辕黄帝浮雕造像,大殿明间挂有匾额一块,上写有“人文初祖”四字,为程潜所题。
  碑亭位于黄帝庙内,面积125.47平方米,面阔五间,进深一间。亭内存放有孙中山、毛泽东、蒋中正、邓小平祭文、题词。
  诚心亭位于黄帝庙内,面积84.79平方米,面阔五间,进深一间。为历代帝王将相以及祭祖之人在此整衣、平心的地方。
  黄帝陵碑刻记载了黄帝陵庙的历史,上自北宋,下迄当代,碑石主要包括祭文碑、记事碑及名人、书法家题刻,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。
  桥山山丰土厚,林木葱郁,现有柏树8万余株,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余株,著名的有号称“群柏之冠”的“黄帝手植柏”和“群柏之奇”的“汉武帝挂甲柏”
  四、价值与意义
  黄帝陵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而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。历朝帝王均祭祀黄帝陵,足以显示这位人文初祖在中国历史上至高的地位。
  已经完成的黄帝陵整修工程,使黄帝陵更加显现出雄伟、庄严、肃穆、古朴的恢宏气势,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。
  五、相关研究情况
  黄陵文物管理所:《黄帝祭文集》,1985年。
  李延军选编:《轩辕黄帝传说故事》,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,1986年。
  兰草搜集整理:《轩辕黄帝传说故事》,陕西旅游出版社,1986年。
  丁右任编著:《黄帝陵功德记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1987年。
  柏明、李颖科著:《黄帝传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0年。
  任景信编著:《轩辕黄帝与黄帝陵》,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,1990年。
  李学勤等著:《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3年。
  张岂之主编:《五千年血脉:黄帝及黄帝陵史料汇编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1993年。
  何炳武、姚敏杰著:《历史文化名城——黄陵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1995年。
  姚敏杰、何炳武编著:《黄帝祭文集》(注释本),三秦出版社,1996年。
  何炳武著:《黄帝与中华文化》,陕西旅游出版社,1999年。
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、黄帝陵基金会编:《祖陵圣地·黄帝陵——历史·现在·未来》,中国出版社,2000年。
  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编委会编:《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1年。
  马振兴编:《黄帝陵前盼团圆》,中国摄影出版社,2001年。
  马振兴编:《全球华人黄帝陵寻根祭祖》,香港新风出版社,2002年。
  高其国著:《轩辕黄帝评传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2年。
  李学勤、张岂之主编:《炎黄汇典》,吉林文史出版社,2002年。
  周若祁主编:《黄帝陵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》,华文出版社,2002年。
  六、保护工程
 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和支持下,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于1992年清明节奠基,8月25日破土动工,至1997年,完成入口广场、印池、轩辕桥、龙尾道、山门、绿化工程等22个项目。2002年清明节举行了整修黄帝陵二期工程奠基仪式,2003年元月8日动工。至2004年3月,完成祭祀大院、轩辕殿、三出阙、角楼、古柏消防管网、绿化等工程。
  七、保护管理
  (一)保护标志
  1962年12月9日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树立黄帝陵标志说明牌。2002年6月,黄陵县人民政府重新树立黄帝陵标志说明牌。标志说明牌位于陵园南围墙南35.7米,采用墨玉石作。尺寸为150×100厘米,座高80厘米。正面为“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(仿宋体)
  “黄帝陵”(隶书)“国务院总编号第162号,古墓葬分类号第1号”(仿宋体)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公布,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九日立。背面为黄帝陵中英文对照说明。
  (二)保护机构
  黄帝陵在民国以前未设专职管理机构,但历朝历代黄陵县官被视为看陵官。
  民国二十八年(1939)六月,首次成立陵园管理处,重点保护管理黄帝陵与庙。
  1955年,黄陵县成立黄帝陵保管所。
  1978年,又改为文物管理所。
  2004年7月,成立黄帝陵管理局。
  (三)安全保卫组织
  黄陵县公安局黄帝陵庙派出所。
  黄帝陵管理局安全保卫科。
  黄帝陵管理局护林科(黄帝陵护林防火大队)。
  监控设施齐全。















陕西帝陵档案/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.—西安:三秦出版社,2009.12

您是第 位访客!